道协动态
更多>>2025-3-25 泰安市道教协会召开深化道教领域突出...
2025-3-7 泰山道教组织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直播
2025-3-7 张诚达会长赴京参加两会并积极建言献...
2025-2-11 市政协领导调研泰山灵应宫
2025-1-22 张诚达会长看望慰问老道长
2025-1-10 文化润疆 | ...
2024-12-20 泰安市道教第四次代表会议召开
协会简介
更多>>泰山道教文化馆
更多>>“打坐”又称盘坐 、静坐,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,与佛教中的禅坐、禅定及”结跏趺坐 ”有着相同的功能。盘坐又分自然盘、单盘和双盘,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 而来。打坐既可养身延寿,又可开慧增智,故古人极为推崇。
早在两宋金元时期,晁公武收进的 《郡斋读书志》丛书中就有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写的《坐忘论》一卷,司马承祯曰:” 学道之初,要须安坐收心,离境住无所有,不着一物。自入虚无,心乃合道。”《黄庭 经》中云:”物有自然事不烦,垂拱无为体自安,体虚无物身自闭,寂寞旷然口无言。 “《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》讲:”夫修炼了身,饮食有则禁口独坐,口唇相沾 ,牙齿相对,眼不观邪色,耳不听淫声。洗心涤虑,对境忘境。万缘消息,外想不入,内想 不出。莫起一念,万事俱忘。 ”
在打坐中由于思想和身体各 部位都已放松,所以极易入静,《玄珠心镜注》云:”人能空虚无为,非欲于道,道自 归之。”《道德经》曰:”塞其兑,闭其门。”"致虚极,守静笃 ”。”虚其心,实其腹。”等都是指入静及打坐的要领,而入静则是打坐的 基础和精要。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曰:”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”司马 承祯说:”夫定者,出俗之极也,致道之初基,习静之成功,持安之毕事。”王 重阳在《立教十五论》中也讲:”凡打坐者,须要十二时辰,往往坐卧,一切动静中间 ,心如泰山,不云不摇,把断四门,眼、耳、口、鼻,不令外景入内。但有丝毫动静思念, 即不名静坐。”《太平经》说:”求道之法,静为基先,心神已明,与道为一。 ”
下一页:道教戒律 上一页:“神仙起居法”与饶宗颐的“心境书法”